2007/01/10

季羨林 。

這閱讀記錄寫得不好。刊登時,被砍了一些。尚感安慰的是,在書店碰到好幾個人,他們說,讀報之後,想看這書。大概,這就是我唯一能做的,有意義的事。
 
******

被約稿之日,剛巧拿到期待已久的季羨林新書《病榻雜記》,馬上一口氣讀完。年關在即,也正好時候,此書既為我的零六年閱讀回顧,同時是零七年的新書推介。

年內對我有所影響的作家,必要數季羨林。過去一段時間,陸陸續續翻閱了他的文集,從留德經驗、牛棚回憶到學術研究過程,個人觀點或未盡相同,但感染我的,是他那份做人的氣度和素養,即使是細細碎碎的生活軼事,亦覺有趣,動人也動情。大抵這正合乎季羨林的、他形容為金科玉律的寫作原則:凡是沒有真正使他感動的事物,決不下筆去寫。

季羨林目前已達95歲高齡,自02年開始因病住院,幾度進出病房,如今仍在院內休養。他曾頑疾纏身但寫作意志堅定,維持每天清晨四時起床揮筆為文(記不記得季老在九十歲的時候寫過一篇長文章,自稱是「博物館的人物」,數十年來生活習慣不變,裝束無改),幾年內滿滿的集成一部《病榻雜記》。新文集的篇幅,內容算是全面,記治病體驗之餘,更從小學回憶說起,並談家國話題,也有生命感悟,憶人憶事。部分章節曾見於其他結集,但新撰的文章還是教我引頸以待。

曾為季羨林撰文作傳的學者蔡德貴說得精準,此公身上散發的是一種奇特的吸引力,當中有學術的吸引力,亦有人格的吸引力。多年來博學望重,所受讚譽很多,在新文集收錄的〈在病中〉,他卻要「辭」去三個名銜:「國學大師」、「學界(術)泰斗」和「國寶」。季老說明了原因,是由於自己的個性強調實事求是,水分越少越好,與其被封以桂冠,倒不如自我戲稱為「雜家」,即是許多領域都感興趣。回應的姿態,既風趣又認真。

到了耄耋之年,季羨林思考過封筆問題,並得出一個結論:「像我這樣的老知識份子,差不多就是文不如司書生,武不如救火兵。手中可以耍的只有一枝筆桿子。我舞筆弄墨已有七十來年的歷史了,雖然不能說一點東西也沒有舞弄出來,但畢竟不能算多。我現在自認還有力量舞弄下去。我怎能放棄這個機會呢?」我想到季羨林的已故文友巴金曾說:「我只是一個作家,一個到死也不願放下筆的作家。」為巴金寫過悼文的季老,相信亦有類似體會。

有沒有看前陣子的專訪?季羨林說本來與巴金和臧克家相期活到120歲,早前卻讀到某位科學家的文章,論證人的壽限可至150歲。於是,季羨林給自己訂了這個新目標。若現在要跟季老討論生離死別,他在新書中已經清楚回答了:為時尚早。

(2006.12.31 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