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2

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

愛德華‧薩依德這樣形容自己:我這輩子一直是認真的業餘音樂家。這是絕對不用懷疑的,假如你讀過他的自傳及其他與音樂相關的文章,便知道他對音樂有多熱愛。以文學及後殖民主義研究聞名於世的薩依德,自少年時期已浸淫在古典音樂之中,深受音樂啟迪,既彈得一手好鋼琴,又能寫精闢樂評。

談音樂 談文化 談國家

台灣麥田推出《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繁體中譯本,收錄薩依德與音樂家丹尼爾‧巴倫波因 (DanielBarenboim) 於1995年至2000年的對話,從音樂理論到演奏技巧,都是他們交流詳談的範圍。吸引的是,在音樂切磋以外,兩人的話題更伸延至文化、國家、社會科學等範疇,同樣是充滿智慧與識見的對話。

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前者是巴勒斯坦裔,後者是以色列人,兩人於倫敦巧遇,從音樂話題起始,繼而成為好友。兩位知識分子的背景,使大家不禁好奇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與立場。六次對談中,他們的確有論及國際關係議題。但是,與其認為兩人熱中政治,倒不如說他們在乎的是一份人文關懷。

藝術航向他者

對談者回顧於1999年、即歌德二百五十歲誕辰時舉行的威瑪工作坊,兩人努力集合了阿拉伯、以色列及德國樂手一同演奏。薩依德說:「關於歌德———還有我們在威瑪的經驗———有趣的地方在於,從事藝術者無他,只是航向『他者』,不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然而存此觀念的人今日只是鳳毛麟角。」兩人不在意那次音樂會能否挽救和平,卻深信,音樂及文化事務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音樂教育 體會人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亦曾與音樂家小澤征爾作思想對談(大江在對談中也多次提到與自己同齡的薩依德),並花了不少討論空間探索日本的教育問題。對於下一代,巴倫波因與薩依德亦相當重視,身為德國柏林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巴倫波因特別關心音樂教育的發展,更認為這個媒介最能告訴孩子如何做人,以及體會人性的最好方式:「在今天的各級學校裡,音樂教育其實已經蕩然無存了,我心裡之所以覺得難過,原因就是在此。教育意味著讓孩子為成年做準備,教導他們該如何應對進退,還有教他們想成為怎樣的人。其他一切都只是資訊而已,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學習。音樂要學得好,你得要在理智、心靈和脾性之間達到平衡。」

知識分子的憂心,大抵源自同一理由:對文化有所承擔。


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
編者:亞拉‧古策里米安
出版:麥田/台北



(2006.08.13 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