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30

細探尼采詩路





《第七種孤獨——以尼采之名閱讀詩》
著、譯﹕陳懷恩
出版﹕果實/台灣


把尼采稱為詩人,或許有兩重方向與意義﹕其一,這位德國思想家確實擁有大量的詩歌創作﹔其二,是因為他在談哲學時,處處表現詩的優雅與美感,詩性滿溢。

由詩開始 由詩結束

台灣學者陳懷恩,對尼采似乎有一份偏愛與執著,這些年來,寫過好幾部與尼采有關的專書,論文及研究亦散見各大學術期刊,這回翻譯《第七種孤獨——以尼采之名閱讀詩》,教授視覺傳達設計的陳懷恩劈頭即說,尼采的書寫,「顯然是由詩開始,由詩結束」。而譯者亦衷心盼望並提醒大家,尼采雖然是一代哲學家,然而,在聽他高呼上帝已死的同時,其詩作同樣不能被忽視。讀尼采的散文而不讀其詩,如同遺忘了他整個人的姿態與形象。誠然,尼采本人曾經言明﹕「我的野心也不算大,只是想用十句話來寫盡別人要用整本書才能寫出的內容——以及他們用整本書也寫不出來的東西。」而這,正是譯者所指的詩的性質所在。


至於為何是「以尼采之名閱讀詩」,而非直截了當地「閱讀尼采之詩」呢﹖這是譯者給閱讀尼采的讀者的建議。他認為,此番譯作,選詩條件在於作品是否能夠構成對尼采生命感的說明﹕他所編選翻譯的詩,雖不足以成為一部完整的尼采編年史,卻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完整的尼采生命理解。而譯者的方法,是把尼采的詩的生命,以時期劃分,從中選譯一些重要的、值得一讀再讀的詩作,每章加上導讀文章及譯註,編輯成書,讀起來,也有點分量。

尼采和卡夫卡

人說,尼采跟卡夫卡之間,有著或深或淺的精神聯繫。我們都知道,卡夫卡不論在文學創作及自身思維上,均受尼采的哲學理念所影響﹔而在情感方面,他們兩人的確分享了一種讓人炫惑的孤獨,即使尼采45歲崩潰前,不少詩句,已滲透出點點落魄與沉鬱的感覺。譯者認為,「詩診年少」,尼采在1863年至1864年,即大概20歲時,寫下他一輩子中最好的情詩﹕「不知當哭/或應嘲己/或當於此嚎啕/雙目藏滿傷悲/亦且滿藏譏誚」、「舊年銷沉/長埋入雪與冰/我心溺沉/淹沒於歡笑/於苦情」。那時候,尼采正體驗了一次維持了沒多久的戀情,其後戀人回柏林去,他獨自愁緒,故走筆如此。


「希望你不會討厭我在這些微不足道的歌曲前寫下不值一哂的歌詞。若妳讀它,對我的理解將和事相去不遠。當別人癡狂地在劇場中為妳拍手叫好時,我卻用一首首的歌來傳達我的沉醉﹔同時,詩會讓別人獲得對我更好的理解……」這是139年前,尼采寫給當時正在走紅的歌劇女演員的情書。信是寫了,卻沒有寄出。尼采的文字,感動不了那女演員,卻叫後世千萬個讀者為他的創作而傾心。


2005.09.11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