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4

寫不盡 此繁華。




已不止一次聽到類似的高度評價﹕王德威教授每回為作家們的新書寫序推薦或撰文導讀,筆下千言,皆為上乘之作,文章引人入勝的程度,甚至超越了該書本身,比他想要推介的作品還要精彩。

文學評論權威

如此讚揚,大概沒有貶低或嘲諷作家們的意圖,只想強調王教授在中國文學上的沉厚功力與淵博學問。誠然,現於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王德威,多年以來寫作不絕,五十出頭已著書甚豐,且部部分量十足,篇篇引經據典,絕非流於片面的空泛之談,這些文學評論,亦早已成為權威參考。正因為注重學術討論,王教授的文學分析,向來不太易讀。而他的著作,若非英文原著,也只見於台灣版及簡體字版。如今在港出版《如此繁華﹕小說香港、上海、台北》自選集,稍為輕巧一點,倒是頗切合大部分港人的閱讀習慣。這次編選的,全都是王教授在都市與文學這課題上的研究,以地域劃分章節,談及香港、上海及台北三城與文學種種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兩岸三地的文學發展與風格,又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相互影響與牽扯。一如王教授在後記裡所描述﹕「香港、上海、台北這些年所曾歷經的轉折,和所引發的豐富想像,足以讓我們思索城市的盛世,往往有若傳奇。」據他觀察,香港正處於充滿著矛盾的歷史位置,這種背景,即使不至使其以文學馳名,卻造就了許多極有特色、或通俗或嚴肅的都市文學,既可以是黃碧雲的怵目驚心,也可以是陳冠中的若有似無。

同有蓬勃發展,同是中西混雜,上海孕育出來的文學作品,相對於香港的失城無根,似乎有所差別。王教授認為,於清末已開首其端的上海文學,無不流露出「國中之國」的自豪感。而只要一談到上海,無法不讓人聯想起已成文壇神話的張愛玲。在「上海篇」裡收錄的評論,幾乎全都跟這位於四十年代崛起的作家有關,當中包括對張愛玲本身「早熟的末世紀見證」的寫作方式,以及其追隨者的分析。王教授認為,研究張愛玲作品,應該把張派系譜,追溯至海派小說,我們便會發現,即使在五○年代,張愛玲已倉皇投奔海外,但滬上豔異仍是她最眷戀及依賴的創作靈感來源。假如殖民與回歸的歷史經驗為香港文學開拓了一種獨特的創作空間及視野,那麼在對岸台北,遺民和後遺民意識所引發的躁鬱難安與鄉愁傷逝,亦同樣給予城中如陳映真或朱天心等文學作家豐富的書寫動力。王教授精準地指出,縱然事過境遷,離散故事還在繼續。因為離散不只是家國破碎的大敘述,更來自「個人記憶與遺忘的糾纏散落」,是自身跟城市的遺忘與不遺忘。

來港細說沈從文

據報,香港浸會大學已邀王德威教授於六月十三日出席「東西翻譯與改編的來與去」講座系列,細談「沈從文的三次啟悟」。若感興趣,在王教授來港之前,不妨找來他的自選集一讀,看他如何解讀這三座繁華城市裡的文學傳奇。

2005.04.10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