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8

進入邵氏影視帝國。


  


美國鬼才導演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拍攝Kill Bill 系列,開宗明義向武俠片大師張徹導演致敬。眾所周知塔倫天奴素來欣賞港產電影,標殺令第一集即以邵氏製片廠的經典標誌開場,當中的仰慕程度可想而知。更有趣和吊詭的是,好萊塢電影早已跟邵氏出品纏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於五、六十年代,邵氏從公司運作模式、劇本內容構思到影片製技術,皆不斷向好萊塢及日本電影取經,成功開闢新派武俠片、歌舞片及其他類型片的龐大市場。

  2001 年首屆邵氏兄弟電影學術研討會於新加坡舉行,翌年移師香港,由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主辦。幾位參與的學者把兩屆會議內容精選結集成書,具體而微地勾勒及分析邵氏為何能在華語國家電影工業上確立無法被取代的重要位置。坊間雖有數本邵氏電影結集,而相關文章亦散載各大報章雜誌,但若從歷史角度、文化向度及全球定位等深入探討邵氏電影的專書卻是鮮見。由此觀之,《邵氏影視帝國 ── 文化中國的想像》一書便格外有意義。

  此結集記述了邵氏兄弟於二零年代的上海起家,其「天一影片公司」以快速多產見稱,瞬即在行內獨佔鰲頭;三零年代開始轉往南洋地區發展;及至五零年代,六弟邵逸夫引進美國福特泰勒式的生產和管理制度,全力進攻香港製片業,積極擴大自己「東方好萊塢」的帝國版圖。「邵」書集合了美國、星加坡和兩岸三地學者的精闢見解,固然值得細讀,章節之間,還描寫了邵氏兄弟如何在諸侯割據的電影工業環境下繼續營商,被同業群起孤立排斥仍沉著應變的種種經歷,學術領域以外,把書看成一部邵氏兄弟發跡簡史,讀來亦甚有趣味。

  幾位本地學者(包括梁秉鈞教授、余少華教授和吳昊教授等)則以文化研究角度切入,解讀邵氏之於身分建構、性別議題和國族論述上的深層意義。舉例說,盧偉力博士在文中談及有人批評張徹電影裡的角色在手槍已出現的民國年代,還用斧頭作暗殺工具,對此他予以回應:「我想他正是要在視覺上彰顯刀斧的暴力感,手槍確實更能殺人,但卻不及刀斧之有襲擊的形態,手槍毌須運之以力,刀斧卻是力之利器。」這便是非常細緻的觀察。

  邵氏兄弟在港四十年,電影製作接近千部之多,馬來西亞財團投資的天映娛樂成功收購當中760部版權,並計劃由2002年底至2007年,把它們逐一修復重視。這項五年計劃,不啻是影迷之福。看罷電影,不妨找「邵」書讀讀,自必有所啟發。

《邵氏影視帝國 ── 文化中國的想像》
出版社:麥田出版(台灣)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