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9

一人出版,多元力量。

關於「一人出版社」,香港沒有正式統計。但憑平日工作經驗粗略估算,第一線的集團式出版大概已佔市場書籍流量超過一半,加上其他中型出版社的銷售份額,聽起來,如同所有經過高度商業計算的地區一樣,此城的獨立出版,在實際運作時所遇的困難自然較多,除了資金,宣傳方法,市場觸覺,還有受眾的普遍閱讀口味與意向。不過,一人出版社在獨立與自由運作的意義下,在內容質量及特色上,往往比大型出版社更見突出。

有人認為一人出版社面對的最大難題,便是走進大書店。集團式經營的出版社的優勢,不僅是在資金調動上少一點顧慮(其實只是少一點),人力充裕,還有對主流機制的熟悉與配合,於市場上有一定地位(或權力),對開拓媒體及零售通路已駕輕就熟,書一出,馬上就位啟動,尤其是香港出版市場並不算大,這方面更為明顯。假設一人出版社有意打入大型書店的網路,擴大接觸面,那刻便開始走進一個系統化的流程裡,穿過發行,採購,零售,門市陳列,宣傳配合等等步驟,其中涉及洽談與磨合,偶爾還需互相消除彼此一些極端的、二分的慣性誤解(如大型書店只著重銷售而沒有文化責任、獨立出版只屬小眾而不適合普眾讀者等)。國外有一些例子,是獨立出版社放棄進入連鎖書店(如 Barefoot Books),而選擇透過自家會員制、網路及門市去發展市場,這當然關乎整個市場的成熟度及讀者的接受能力。此方向,香港還在努力當中。

但這,就是否代表香港的一人出版社沒有發展呢。看來不。在品質、作品耐讀性及被關注的層面上,確實是另一片天空。觀察香港的獨立之作,「進一步」早已自成一家,本土味濃。舊作《我們的足球場》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近期的《四代香港人》也掀起不少文化對話與討論。香港曾有一家很經典的一人出版社,就是曾供給香港文化人不少養份的「青文書屋」,雖然掌舵人羅志華逝世,但青文文化叢書,仍是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讀物。本年最好的一人出版社例子,莫過於袁兆昌辦的「文化工房」,他本身是作家,也從事出版,最當紅的文化人如葉輝及湯禎兆早已在其作者庫內。

作為一個既關心創作,同時又在大型書店裡生活的人,矛盾常有。而我,心裡只需反覆堅持一點:認真出版,便是好書。有好書,就有讀者,就值得盡力在書店裡推介。這是永恒不變的、我的方程式。


(城市畫報。)